1、二手房漏水官司
二手房漏水官司
1. 漏水原因
房屋主体结构缺陷
防水层施工不合格
管道老化破损
楼上邻居装修不当
2. 责任认定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九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采光、通风等利用相邻不动产造成妨害的,可以要求相邻权利人停止妨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七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3. 诉讼程序
收集证据:漏水现场照片、维修记录、与开发商或邻居的沟通记录等。
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证据材料。
法庭审理:原告陈述诉讼请求,被告答辩,法庭质证、辩论。
法院判决:确定漏水责任人,判令其停止漏水、赔偿损失等。
4. 注意要点
漏水发生后应及时联系物业或居委会,并拍照或录像留存证据。
协商解决无果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为自漏水之日起两年。
法院判决后,如对方拒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二手房漏水官司法官说没有第三方鉴定
二手房漏水纠纷
法官:无第三方鉴定难认定责任
[1] 近年来,随着二手房交易的火热,二手房漏水纠纷也随之增多。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二手房漏水纠纷案。
[2] 原告王女士于2021年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交房后发现主卧的墙体和天花板出现大面积漏水。王女士多次联系卖家李先生协商解决,但李先生均否认漏水情况,双方协商未果。
[3] 无奈之下,王女士将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漏水造成的损失。庭审中,王女士出示了漏水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等证据,并表示已经找专业公司对漏水原因进行了鉴定,鉴定为楼上邻居家的防水层破损导致漏水。
[4] 李先生辩称,王女士提供的鉴定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他从未委托过任何第三方对漏水原因进行鉴定。而且,他在出售房屋时,房屋并未存在漏水问题。
[5] 承办法官表示,在没有第三方鉴定的情况下,法院很难认定李先生存在过错。王女士虽然提供了漏水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证据,但这些证据只能证明房屋漏水的事实,无法证明漏水的原因。
[6] 最终,法院驳回了王女士的诉讼请求。判决书中指出,王女士作为原告方,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过错,法院无法认定李先生对房屋漏水负有赔偿责任。
[7] 本案的判决结果再次提醒购房者,在购买二手房时一定要谨慎查验房屋是否存在漏水等隐患。如果发现房屋存在漏水问题,应该及时找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后续维权。
3、二手房防水没有做好漏水责任谁负责
二手房防水没有做好漏水责任谁负责
1. 责任认定
二手房漏水的主要责任主体有以下几种:
1.1 原房主
如果防水问题是由于原房主的施工、装修不当造成的,则原房主负有主要责任。例如,未按规范铺设防水层、使用劣质防水材料等。
1.2 房产开发商
如果防水问题是由于房屋主体结构设计缺陷或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则房产开发商负有主要责任。例如,外墙开裂导致雨水渗透、管道漏水等。
1.3 物业公司
如果防水问题是由于物业公司疏于维护或维修不力造成的,则物业公司负有一定的责任。例如,不定期检查屋顶、外墙等防水部位,未及时处理小裂缝等。
2. 责任分担
在某些情况下,上述责任主体可能存在共同责任。例如,如果漏水既是由于原房主装修不当,又是由于开发商外墙设计缺陷造成的,则两方均须承担相应责任。
3. 解决途径
如果发现二手房漏水,购房者应采取以下步骤:
3.1 通知原房主
购房者应及时通知原房主,告知漏水情况并要求其承担责任。
3.2 鉴定漏水原因
聘请专业鉴定机构鉴定漏水原因,明确责任主体。
3.3 协商解决
与责任主体协商解决方法,包括维修、赔偿或协商其他措施。
3.4 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不成,购房者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权,要求责任主体承担相应责任。
4.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二手房漏水,购房者在购房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4.1 仔细检查房屋
仔细检查屋顶、外墙、管道等防水部位,是否存在裂缝、渗水等问题。
4.2 调查房屋历史
了解房屋的装修、维修历史,如有大修或漏水记录应引起警觉。
4.3 要求防水保修
在购房合同中要求原房主或开发商提供防水保修,以保障后续防水问题处理。
5. 日常维护
购房者在入住后应定期检查防水部位,发现小裂缝或渗水征兆应及时处理,避免小问题恶化成大麻烦。